•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宁静致远——解读张祖英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戰遐龄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6535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复一日,岁月蹉確,弹指一挥间,张祖英已经66岁。66岁步履并不瞒跚,说起来他的计划还有很多很多,犹如几年前、十几年前,或者几十年前。回首往昔,我仿佛又看到了他的那张个人发展的蓝图。如今那张蓝图上虽也斑1幅,却好像只画上了寥寥几笔,并非他,賊惰,并非他好空想,这结果纯属事出有因。

对于评价人品、画品,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也是常有的。我不懂美术,尤其是油画之术,我只想说:术是每个专业中必备的,勤奋有之,天分有之,比翼双飞,才可以成就。但术是载道之术,就绘画而言,也就是说技巧之上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操和趣味才是最重要的。我只想就我所知,解读一下画里画外的张祖英,这也不过是我的一孔之见而已。

我看到张祖英的第一幅作品是《创业艰难百战多》,这幅作品是我们婚后第二天开始创作的,我目睹了整个创作过程一人物的塑造、战火石肖烟的供托、作品名称的抉择……起初我一直以为他喜欢陈毅的;坦荡、率直和他的儒将之风,也把这幅作品看成是那歌颂英雄时代的应时之作。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我对他越来越深入的了解,才渐渐体会到他有一个英雄主义时代的烙印和英雄主义的情结。熟知张祖英的人会知道他喜欢阅读人物传记,在“文化大革命”中他读遍了可能找到的一切名人传记。他会感叹华盛顿的开明和語达,会感慨朱可夫的睿智和胆略,会钦佩戴高乐的远见卓识与唐太宗的雄才大略,也会津津乐道我们开国元勋们坚贞的理想和卓绝的斗志。他这种英雄主义的情结至今不改,贯穿着他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长久凝视张祖英创作的《岁月》《下弦月》《回声》的画面,会窥探到他内心月光冷梦中的一缕优伤,甚至有些许的悲凉。他对那些历史中曾经辉煌过的遗迹分外有情,在绵延的长城和残留的西域古迹面前,他总是难以释怀,在悠悠间,心头总缠绕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感伤。自幼对英雄的崇拜,使他屡屡想在这岁月之后迎来新的辉煌,他是渇望建功立业人群中的一分子,更关注民族的兴衰荣辱。在美国访间近一年的生活里,虽然他举办的展览很成功,很快得到了必要的费用,在四处观看博物馆和走访旅美同道的过程中,美国的优越和中国的滞后,一些美国人对黄皮肤人的傲慢与偏见,引起了他心灵的震动。他企盼音日长城的魂魄、华夏的荣耀再现以及自己人生的完整,这渴望在心中涌动成为难却的激情。他相信“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谢绝了亲人的多次挽留,他决然地抛弃留在美国寻求自己发展的计划,回到改革刚刚起步的中华大地,与有志的中国油画人一道探求中国油画的起飞之路。他是这样的人,这样的志向一赴美前的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