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选择 矢志不渝
是从小耳濡目染埋下的感情,还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兼而有之吧。辛希孟从小就对图书产生了浓厚的感情,辛希孟的家庭是一个革命的知识分子家庭,祖父是中国早期师范大学生,父亲也是一位知识分子,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书香之后的辛希孟从小就酷爱读书,早在上中学时,图书馆就是他最喜欢去的地方。他喜欢在书山学海中遨游的感觉,从中会体味发自内心的惬意与畅快。图书馆是汲取知识的源泉,辛希孟坚信不移。这些都为他以后从事图书馆事业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随着知识的积累,他成为备受老师喜爱和同学爱戴的人。小伙伴们不知道的事就问他,当他圆满地解答一些问题后,心中便得到一种满足。无形中,这种动力,使他更加好学,更加勤奋,常常沉浸在书的海洋里。当母校保定一中图书馆的藏书不能满足需要以后,他就去当时的市中心的河北省图书馆,时间一久便逐渐与工作人员熟了,借这些机会常常帮助他们打登录号、贴书标、写书卡等义务劳动,以换取阅读新书的便利。日久天长,风华正茂的辛希孟对图书馆的感情与日俱增,当他高中毕业时,毅然放弃报考新闻和文史专业的初衷,在升学志愿书的第一栏上,端端正正写下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系”几个字,并以优异的高考成绩如愿以偿。
辛希孟在通过四年图书馆专业教育逐步认识到其重要意义,因此,当毕业之际,许多政府部门、军事机构和科研单位到北大要人,辛希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最高科学研究机构的文献信息部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现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多年以后,在谈到当初为何做出如此选择的时候,辛希孟说有两个人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回想起来,仍心存感激。
其一是我国著名学者、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的创始人王重民教授。1960年,辛希孟跟随王重民教授参观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善本书展览,而后又来这里进行毕业实习。通过参观、实习和王教授的指教,进一步认识到科学院图书馆的实力、优势、潜能、良好的工作条件以及广阔的发展前景。发现了自己所选择的价值所在,坚定了他终身从事这一行业的信心。
其二是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业务处长赵继生先生。当时,赵继生在北大作了一次关于科学技术与科学技术专业图书馆的现状和今后发展规划的专题报告。酷爱图书馆的辛希孟不仅认真听了报告,还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最后认定他要实现人生理想,必须要在图书信息行业坚持下去,他便毅然放弃分配到当时令许多人羡慕的国防科技信息研究机构的想法,选择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后来实践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