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傲骨呈逸品 翰墨自飘香——访著名图书情报学家、书法艺术大师 辛希孟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chubanshe | 发布时间: 2018-02-05 | 2037 次浏览 | 分享到:
辛希孟从小热爱传统文化艺术,尤其酷爱书法。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便参加校美术社书画艺术活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又经多方求教吸收众长,形成了独特的书法风格。

勇攀高峰

辛希孟常说,在我的一生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图书情报工作》的诞生而奔波。

辛希孟从小喜爱读书,知识面广博。还是在高中时,辛希孟曾主编校刊《钟声》,所以,到图书馆工作不久,根据当时工作需要和个人专长,便调到业务处研究辅导组,协助编辑《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 

《图书馆工作参考资料》是一种以发表本馆本系统图书资料工作实际经验和技术为主的专业刊物。就是这本颇受馆内外欢迎的出版物在文化大革命中被冠以宣传封、资、修的罪名被勒令停刊。拨乱反正后,经反复研究,决定创办一种新的刊物,定名为《图书馆工作》。 

在当时的那种环境,创新一种期刊,面临很大的风险。学识渊博、喜欢编辑行业、具备编辑经验,又具有创新精神的辛希孟主动承担了这项任务。辛希孟说:无论过去和现在,总有一些人视编辑工作为为他人做嫁衣。而根据我的切身体会,办好一本专业杂志,不亚于建立一个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一部权威性的参考书或工具书,无异于树立本专业领域内的一座丰碑。作为一门学问和专业,没有自己的权威性的专业刊物和集大成的大型专业工具书,实难自立于学术之林。勇于创新探索的辛希孟励志做一位裁衣人,基于这种信念,凭着自己长期积累的图书馆学、文献学专业知识和有限的编辑、出版知识,决心要办一种本专业领域的权威性杂志。 

辛希孟深知,要办好杂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需要有全局的观念,做一名编辑,记者很容易,但作为一名杂志的带头人却很难,因为他要考虑周全,他要顾及到每个细节,包括组稿、改稿、校对、送取清样。 

要提高杂志的知名度,在保证稿件的质量的同时,还应有知名度的记者队伍参与其中。为保证编辑质量,扩大期刊的影响,辛希孟先后向著名历史学家尹达、诗人何其芳、语言学家吕叔湘、物理学家钱三强、生物学家汤佩松约稿,辛希孟的诚意及对事业的那份热诚深深了打动了三位知名学者,得到他们的热情支持。 

为了创标立誉、扩大宣传,无论走到哪里,辛希孟的书包里总装着几本《图书馆工作》,只要有机会,辛希孟就会拿出他的杂志寻求他们的意见。辛希孟说,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办刊物,确实清苦,但事办成之后的喜悦心情,也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得到的。 

经过3年多的实践和奋斗,《图书馆工作》逐步长大成人。根据形势需要,为了扩展业务领域,提高其影响范围,在1979年初,辛希孟正式向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委提交了改名和向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同意《图书馆工作》改名为《图书情报工作》。随后,辛希孟直接找到著名诗人、学者、我国佛教协会领导人赵朴初先生宅邸,请他题写刊名,朴老欣然答应。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