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菩萨有一段时间了,很多朋友看了后给我各种各样的评价,比如;能看到画画时的心态;有一颗安静平和的心。也有人从佛教的角度讲到慈悲与善良。周围艺术圈的朋友多会从人物的形态、和谐的色彩及形式上谈及。
首先,对色彩方面的感悟,得益于我的老师给予我的专业传授,得益于我几十年对自己所学的染织设计专业,得益于我多年不懈尝试与积累。到今天,当我面对画布时,对色彩的思索已经不多,更多的心思在菩萨的神态上,在于菩萨带给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画菩萨?其实我从没有认真地想过这个问题。小时候刚好是文革时期,觉得这都是四旧封建迷信,上了大学,学了中国美术史,尤其是学了染织专业,接触了敦煌艺术,临摹了好多敦煌藻井图案和飞天,当时的重心都在敦煌的色彩上,用敦煌的色彩不断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图案,觉得十分神奇的是用敦煌的色彩去画任何东西都觉得好看,才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所在,同时也对佛教有了一些了解,对菩萨的美体会不深,也可能是我当时个人的修养不够吧,虽然也知道传统文化精粹,没有感受强烈的要表现的欲望。
最早画菩萨时大概是2006年左右,基本上是临摹的成份多,感情而且都是小幅的头像和胸像,真正开始大篇幅、持续画下来的应该是在2012年,因为看到了一尊菩萨坐像,莫名的喜欢,因为那幅图很小,根本看不清,又不敢随意去编,所以不断地查阅资料,查手印、法器、璎珞。当时觉得很得力的是常沙娜先生的几本有关敦煌图案的画册。记得那幅菩萨画了好久,是所有我画菩萨中画的最久的一幅。
到今天,我画了有二十多幅,不包括几幅画了一半画不下去的,画完了不满意的。回想起这几年我画画的过程,有时很累,但是我觉得我很享受这个过程的:没有任何目的、没有时间限制、什么都没有,只是画,想画就画,想停就停。有时我会用很长的时间去找一首曲子,只是觉得画到这个阶段是我想听的,有人问过我是不是画菩萨时要听佛经,我听过,但不是所有画画时都听,因为那个时间很长很长,有时画着画着我就什么也听不到了,尽管带着耳机,里面不停的在唱,对我来讲,那个声音是个背景,很远很远,好像我不在声音里也不在画里。也有的时候我会把自己转移到小书房里,没有一点声音的一个房间,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因此我没有答案,每一尊菩萨都在以不同的念力,散发着真善美,她们让我心动就画了。同时也很感念我们先人非凡的创造力,因为每尊菩萨的动态、表情、手势、法器、配饰都让我着迷,让我控制不住想去表现的欲望,一遍遍的画,反复地画同一尊菩萨,虽然在色彩上在构图上会有相近,但是在画的过程中,我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而且我觉得菩萨所呈现出来的神情也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