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寻源问道之我见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杨飞云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1472 次浏览 | 分享到:

艺术是为了满足心灵的需要和精神的提升而存在的。美术的根本意义是用绘画技术来表达美感。美感是发端于心灵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动。在艺术创作中没有感动的美是苍白的;没有美的感动是低俗的。无关痛痒的冷漠与物欲横流的鼓噪、宣泄,都是艺术品质的大敌。对美好事物有感动的人,是由他内在生命中的品质格调所发出的。如果一个品格低下且没有审美追求的人搞艺术,一定是一个错误,那样不但自己浪费生命,并且污染他人。而绘画技术的最大意义是在于准确到位地表现美所带给人的那份感动。同时,人类在绘画上的精妙表达是由于不断地追求水平而产生的。一个艺术家纵使再有才能也应终生不遗余力地在绘画语言的表现力上无止境地研习、把握和追求。

由此可知,所谓美术就是用一些绘画的技巧来表现艺术家的心灵感动。这就引出两个问题:我们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和我们被什么东西所感动。也就是画面上的学问和画面背后的品格,即美的外状与美的内涵两部分组成的艺术根本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回看历史上的经典,在美的外状、形态不断的变革与变化背后,我们清楚的看见,有一个真、善、美的核心价值与主体精神在起作用,有一个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评判标准在时空中掌管左右。艺术作品的外状可以千姿百态,变换无穷,但是其内质若离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就注定会成为精神垃圾,被历史所清除。个性变化决定着特征,而共性追求却决定着水平。

今天,艺术受到了人为操纵的经济左右与美国式的激进影响,特别是当经济和艺术中的泡沫与投机被危机蒸发以后,更加见出在多元共存的现象中,缺失了那个根本元的失重状态,与背离真、善、美的核心价值判断时,艺术家成为制造怪异、偏执、低俗、荒诞、虚伪、以丑为乐的另类人群。古今好的艺术家都是追求崇高的信念、具有健康审美品格的灵魂工作者,一个人若失去了主见就会被风向左右,一个民族若缺失了核心精神就会混乱与低糜,艺术活动若离开了根本的追求就会变的像发放烟花一样频繁而无效,似基因变异一样令人无法判定是艺术活动还是打着艺术的名义。事实证明:不真的东西不能感人,不善的东西没有价值,不升华到美的东西就不是艺术。美是一种心灵的愉悦与精神的升华,是修养中的修养。在艺术创作中,美是圣神而纯洁的,美不是一种概念,来不得半点虚假。美必须用爱来浇灌,用艺术家生命的全然奉献来成就。

希伯来古训启示我们:凡事你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日光之下,当行何事为美?特别是在今天,经济和艺术中的泡沫与投机被危机蒸发掉以后,更让我们重新思考,每个时期时尚与热闹过后留下了什么,为什么是那些作品能留在时空当中成为经典,比创作出来时更加辉煌,是什么使得它们能有这样一种生命力。这里面有一个不变的主体精神,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标准在起作用。时间是公正的,它是艺术次品的最大杀手,能够传世跨越时空的东西绝对符合上面的标准。时间过后,留下的是什么?又是什么让那些作品有了恒久的生命力?所以说,好画不怕旧,次画了新也没有用。让艺术的新意在法度之中成就,使生命的豪情在妙理之外彰显。可以说,油画艺术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才有创新的可能;只有在掌握绘画本质规律的前提下才有表现的水平;只有建立高标准的价值取向才有发展的可能;只有热爱生命、关注现实、贴近自然,才能远离苍白与概念;只有出自艺术家心灵的感动才能真正的感染人。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