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以立意、乐以象德、文以载道、诗以言志。”儒释道三家是中国艺术的三大精神支柱,是审美的人生哲学。儒释道三家都以“修己正心”为源,开始对心灵与精神的追求。这种追求体现在艺术中,便淡化了宗教的色彩;成为一种收束心性的自我修养方式,一种自然适意的生活方式,一种内在的人格理想情操,一种恬淡清幽的审美情趣与空灵澄澈的艺术境界。
中国艺术满实而古拙,天地之间充满生气勃勃的生命。儒家把内在精神性的“质”放在艺术的首位,其具有的流动性、运动性和强大的气势,表现出儒家精神中的阳刚之美。
中国艺术“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
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
中国油画要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就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掌握欧洲油画精华,建立一个具有东方色彩、中国特色的文化体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攀登艺术高峰。希望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会诞生如欧洲: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丢勒、提香、大卫、卡拉瓦乔、鲁本斯、委拉斯开兹、伦勃朗、戈雅、安格尔、德拉克洛瓦、米勒、布格罗、热罗姆、库尔贝、席里柯、马奈、德加、莫奈、雷诺阿、塞尚、高更、凡·高、雷东、罗丹、克里姆特、蒙克、莫迪利阿尼、马蒂斯、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加尔、达利、杜尚等一样的大师级画家成为世界重要的关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