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创作要站在世界艺术的高度去创造艺术,要有真、善、美的艺术思想,更要有崇高的艺术信仰,在此基础上才会有明确的创作方向,去勇于探索,不断创新,逐渐成熟,丰富完善自己的作品。正如“人品正画品,飞扬精气神,画道贵人品,心源悟风神”之说。
艺术作品的品味高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涵,而内涵又决定形式。19世纪中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居斯塔夫·福楼拜(1821-1880)说:“思想必借形式而存在。”艺术家的艺术生涯是在变化中不断发展的,其思想的深度是艺术作品品位高低的关键。中国油画原创要有自己的灵魂和民族自信,这样才能积极稳健推动中国油画的健康发展;建立我们的精神家园和爱国情怀,做民族的脊梁为国家文化建设贡献我们艺术家的力量。
在与世界艺术潮流保持基本同步的格局与节奏,是中国油画正常发展的表现,也是油画取得更大成果的基础。寻求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的融会、理性或感性、科学与艺术的契合,创造具有时代精神、地方色彩、个性特征的中国油画,我认为最根本的就是扎根本土生活,表现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这样才会被趋同和认知。
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写实绘画,如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画家席里柯(1791-1824)油画《梅杜萨之筏》1818、《患了忌妒偏执症的妇女》1822-1823、《龙骑兵军官》1812等作品。安提戈那油画《闪电》1848作品。库尔贝(1819-1877)油画《画室》1855、《向孩子乞讨》1868、《浴女》1853等作品。米勒(1814-1875)油画《播种者》1850、《拾穗》1857、《牧羊女》1864、《晚钟》1857-1859等作品。
俄国写实主义画家列宾(1844-1930)油画《伊凡雷帝杀子》1885、《查波罗什人给土耳其苏丹回信》1878-1891、《伏尔加河纤夫》1870-1873、《拒绝忏悔》1879-1885、《库尔斯克省的宗教行列》1880-1883等作品。苏里科夫(1848-1916)油画《近卫军临刑的早晨》1881、《女贵族莫洛卓娃》1887等作品。克拉姆斯科依(1837-1887)油画《无名女郎》1883作品。
以上这些写实画家是受19世纪初新兴艺术思潮影响从古典绘画宗教意识中的娇柔媚俗中走出来转向追求崇高的英雄式,注重生活化和自然化,关注人文情怀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创造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这些作品之所以打动人们的心灵,传世光芒是因具有真实情感的生活和精神能量,为此对西方大师们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们不但要研究学习大师们高超的绘画技艺及艺术思想,更要学习大师们为艺术而献身的敬业精神。因此我们搞创作要到生活中去体验,那样创作的作品才真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