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跨界交响——支林与他的艺术探索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彭锋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11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今年的江西当代艺术展中,作为艺术主持和批评家,我有幸得以结识支林院长。

支林是近年来涌现的少有的能驾驭多种艺术门类的艺术家,他对材料、理念和语言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的系列作品《废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开创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为江西争夺了荣誉,得到了观众与同行的认可和关注,有时在我们看来难以完成的任务,他却能够举重若轻。

我很惊讶这个扎根于本土的艺术家,竟然横跨工艺美术、现代设计、当代艺术、艺术教育等诸多学科,他不仅是上述当代史蓬勃发展的见证人,更是锐意进取的参与者和激情涌动的推动家。

这些与他特殊的艺术经历有关,支林从小热爱艺术,兴趣广泛,文学、戏剧、声乐、美术都有涉猎。他的青年时代,是改革开放的初期,在他身上散发着那个时代独特的气质:理想、责任和使命感。这种气质催促着他在大学时代就成为青年俊彦,创思敏捷,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教。从一名勤奋好学的学生顺利转变为一位勇敢无私的精神导师,因为他的慷慨奉献这个年轻的学院成长为江西设计的摇篮,壮大为引领江西现当代艺术发展的中流砥柱。

这一系列绚丽的从艺经历只是支林艺术生涯中的冰山一角。他的艺术经历就像一部大片,充满了戏剧性和大尺度的时空跨越。这些经历和训练让他具备驾驭大型艺术项目的能力。但是他内心深处希望能够找到表达自己感受的独特语言,经过数十年来的探索之旅终于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艺术语言和主题:关于生命的当代表达。

他的艺术比一般艺术家的作品,要更加复杂且充满张力,在气质上更加接近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以来独特的手艺和形式不同,当代艺术更加依赖观念和转换,转换层次越多越强调就越有魅力。当支林成功地用跨界的方式来诉说他对生命的关切的时候,他开创的漆陶艺术就已经作为当代艺术成立了。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