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真诚的向往——建奇的素描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冀少峰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2534 次浏览 | 分享到:

印象中的建奇还是停留在大学时期的样子,就像终将逝去的青春一样,那时期的建奇185cm修长而充满诱惑力且性感的身材,披肩的长发,骑着永久牌自行车,穿行在校园间。每当建奇的自行车经过,建奇飘逸的身影就像道亮丽的风景,瞬间很多学子会驻足观看。回头率及艳羡的目光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艺术的崇敬和向往,而建奇的艺术范儿也着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青春印迹。

后来,我和建奇成为了同事、朋友,一起从事基础教学,一起出差,一起喝酒。随着世事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发现建奇内心深处那种真艺术范儿还坚实地继续着,那是建奇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孜孜以求和一往情深,是建奇对艺术的持续探索和激情表达。如果探寻建奇的从艺经历不难发现,他就像他这代大多数艺术家一样,从边缘城市考入省城就读,毕业后又分配回原籍,这是曲型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由于建奇在地方工作的勤奋努力及在教学上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在家乡的美术教学方面而小有名气,加之其在大学时期给学校师长留下的良好印象,特别是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谦逊的为人、友善的待友态度,终于又调回母校任教。能回母校任教,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它既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压力。荣誉来自那时是教师资源缺乏的年代,不像现在要论学历或核心期刊的发表率。那是一个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可以放出光芒的年代,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年代。压力则来源于师长、同行,昔日的老师如今成为了同事,是久居老师之后呢?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但建奇的确有着作为艺术家敏感的天性,他深知思维观念和教学方法与理念是需要不断更新的。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进而探寻到艺术和教学能够相长之路呢?他毅然决然来到中央美术学院壁画助教班进行研修。如果说,从承德调回母校是其生命历程和从艺经历的重要转折的话,那么1994年能够幸运地到中央美术学院则构成其生命历程中的第二次重要转折。而美院的学术氛围激励着他、改变着他,使他的思维观念和对艺术的认知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此时的建奇不仅获得了开放的艺术视野,更获得了对媒材表达的自主性和多样性。而其交游的圈子和良好的艺术圈人脉,也从另一个方面激励着他必须走出一条不同于以往的艺术之路来。

近期建奇的视觉精神诉求是一批给阅读者留下深深印迹的素描作品,贯穿其间的视觉表达路径是对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人本、人性的体察与感悟,只不过其笔下素描人像散发出的不可避免地带有建奇式的优雅神情和情不自禁地个性张扬,挥之不去的则是一种浪漫迷人的小资情调。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