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笔墨耕耘 山河立传——论张凭的山水画艺术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范迪安(讲话节录) | 发布时间: 2018-02-05 | 32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凭先生更是由衷地焕发了创作的激情。在1984年他画了《黄河》,后来画了《砥柱》,一直到1992年画了《屹立》,他一次次走向太行、走向黄河,以一种新的视角看中国的山,那就是北方的雄浑的山,看中国的水,那就是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水。

一、坚持弘扬中华传统艺术

我们要学习张凭先生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深入研究传统,树立坚定的发展中国画艺术的信念这种精神。张凭先生是从新中国建立之后开始进入美术领域,后来考入中央美院学习,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他非常理解和领会中国画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的发展需要很好的继承传统。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相当长时间以来对传统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在某些时候容易丢失,而张凭先生在这方面信念非常坚定,他追随李可染先生。我们知道李可染先生一句宝贵的名言就是对于传统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首先打进去就是要进入传统的堂奥,把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美学观念、观察方法、笔墨、语言的特性能够掌握的更加牢靠,没有深入的打进去就不具备打出来的基础,也不具备打出来的勇气。所以在这方面张凭先生是从李可染先生那儿吸取经验,在这方面下了巨大的工夫,这也是后来直到晚年他的创作意识仍不断地提升、创作的手法不断创新的很重要的基础。

与此同时,中国画教学特别是中央美院中国画教学坚持了传承、生产、创造的三位一体。因此如何把深入生活的传统继承好也是一个课题,我觉得张先生在尊重传统、继承传统方面是从两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从笔墨的语言特色、中国画山水画的笔墨系统这个角度来继承传统,另一方面把中国艺术师造化的传统继承下来。所以他有了大量的像李可染先生和其他同辈的画家一样,走向生活、走向自然进行创造,把对自然的感受、认识、体验转化为艺术的形象,转化为笔下的山水。所以他从眼中山水到心中山水再到笔下山水,有了一个从生活上发现,从艺术上提升的艺术创作正确方法。所以这点我们今天要更多的认识、发扬。

二、坚持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很好地学习张凭先生坚持探索、勇于创新的艺术精神。张凭先生是李家山水的重要传人,俗称大弟子。他和李行简先生都是中国画李家山水的继承人。但是如何在李可染先生的艺术思想特别是艺术风格的传承中又能够不断地发展,我觉得张凭先生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从1964年创造《忽报人间曾伏虎》,并创作了《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都体现在60年代整个中国文艺很重要的发展时期,张凭先生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把传统中国画笔墨与现代中国画形式相结合,把中国画的形式和重要的主题结合在一起,可以说对画坛影响重大。

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张凭先生更是由衷地焕发了创作的激情。在1984年他画了《黄河》,后来画了《砥柱》,一直到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