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子雷先生更是直言,初看他的作品,第一感觉便是乱。不管是布局还是字的结构,都是乱糟糟。但一仔细研究,才发现,他的楷书苍劲有力,而他的草书又飞扬流转,如行云流水一般。越看越耐看。不仅如此,在他的作品中,子雷先生更是看出了诸如王羲之、王献之、钟繇、颜真卿等前朝的书法大家的影子。也逐渐意识到,之所以王铎的作品能自成一体,并不是天生,而是,他不但能看到前辈书法作品的短处,更能巧妙地加以转换。如此这般,他的作品才能独树一帜,自成一派。金农乃“扬州八怪”之首,更是子雷先生尤为推崇的大家。说到金农的书法特点,甚至于个人性情,子雷先生总结了四个字:求拙为妍。金农的书法艺术和他的绘画一样,以古朴浑厚见胜,有“求拙为妍”的艺术特点。从传世书迹来看,其隶书苍古奇逸,正书朴厚歧出,行书健劲潇洒,但影响最大的还是他的“漆书”。……“金农墨”浓厚似漆,“谛视之,纸墨相接之处仿佛有毛,幽光徐漾”,写出的字凸于纸面,稍一触指即为墨染。而他所用的毛笔,是“截取毫端”,平扁如刷,蘸以浓墨,行笔只折不转,如漆刷之运作。这种方法写出的字看似粗俗简单,无章法笔意可言,其实是大处着眼,除繁就简,直取磅礴气韵。那险峻雄奇的构局,浑朴钝拙的金石趣,都融合在黑、厚、重、凝的格调之中。
子雷先生遍“仿”大家,“出道三十年,潜心研读。汲取历代碑林及书帖之精华,既有传承之志,又不乏笔墨创新”。但个人感觉,最后的落脚点还是落在了金农这里。从他的书法作品里面,无论大小,我们几乎都可以看到金农的影子:“淳古方整,如老树着花,姿媚横出。”这是清代书家江浞在《跋冬心随笔》中说的话,却十分准确地道出了子雷先生书法的气局和笔路。而恰恰,金农是把“玄之又玄”的书法艺术融会贯通成了“众妙之门”的大家之一。子雷先生悟到了,便紧随不舍,亦将“神无方而易无体”的“玄”变成了一个又一个汉字。小字如蚁排兵、大字如雁列阵。浑然一体,呼啸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