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中国画的笔墨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张省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134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笔墨技法是中国画技法的基础,一幅好的中国画,在表现技巧上要有笔有墨。所谓“有笔”就是要做到“骨法用笔”。

一千五百年前,南齐画家谢赫在其著作“古画品录”评画“六法”中曾提出“骨法用笔”一说,从此“骨法用笔”成为历代画家公认的中国画用笔的根本法则。

中国画要“有笔”,还要“有墨”,所谓“有墨,就是墨韵生动。

水墨画以笔取形,以墨取色,用墨的各种变化表现景物的色彩、明暗、凹凸、空间、质量等,其表现力并不亚于色彩画。由于水墨画高度的艺术概括性和艺术趣味性,得到历代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喜爱和推崇。到了宋元时代,水墨画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是很高的水平,以传写意为宗旨的写意画法,写意画或纯以水墨,或以墨兼色都十分讲究用墨的方法。

要做到墨韵生动,必须深入地研究墨的性能及用墨运墨的基本方法。墨的使用是通过笔来表现的。与砚、纸、水分不开,因此,论墨法有时需兼论笔法,必须将墨、砚、纸的性能常识和用水的方法一并论反。

了解了中国绘画传统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中国画的特点了。如果简要概括特征,可以归纳为两点四个字:一是意境,二是笔墨。

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声诗”,画有诗境。过去常说:“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唐诗里许多诗境也是画境。王维既是杰出的画家,他写的诗句:“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行到水穹处,坐看云起时”。又是多么抒情的画面。当然,这个“意境”只能是当时唐代诗人的“意境”,用今天时代标准来看当然不够。

用笔,谢赫“六法”中第二点就讲“骨法用笔”。一张画有了“立意”,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完成呢?作为中国画具体完成表现画的要素,主要是笔墨。当然色彩也是要素之一。笔和墨单独来讲都是工具材料,但笔墨加在一起,经过画家运用,就成了中国画艺术上表现的功力。画家对笔墨运用的好坏关系到画家表现物象,表达“意境”做到形神兼备的重要条件。

中国画很重视线的表现,用线来塑造形象。所谓“骨法”就是指的造型骨架;所谓“用笔”,就是通过具体的线去表现表现物象于画面。线是表现客观物象提炼取舍的结果,有的把线条说成是“物象之本”。中国画塑造形体,若不注意线的运用,不管是人物画还是山水花鸟画,不管是工笔重彩还是水墨写意,都是很讲线的运用的。线是不是准确表达物象,线是不是有力量,是不是美,有音乐的韵律感,这都是靠笔的运用。怎样才能运用好,过去古人很多通过书法来提高。所谓“书画同源”。写字可以练腕,可以加强画家驾驭笔的能力,执笔时而不手为笔使。通过用笔的纯熟,产生笔力、笔意、笔趣,变换虚实,浓淡轻重,拙巧适度。古代画家,对线的运用是很下功夫的,有的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用线的风格。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