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岭南画派的大海风
谢鼎铭作品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师出岭南画派,又发展了其艺术特色,还把该画派的题材拓展至海洋。其画风清新、空灵、豁达,展现出豪迈奔放的风格,散发着大海风情味。
谢鼎铭早年曾潜心研究傅抱石、张大千、黄宾虹诸大师的技艺,由于临摹了很多傅抱石的作品,他的许多画作受傅抱石的影响颇深。后来又深受岭南画派关山月、黎雄才大师和阳江籍画坛前辈黄安仁的教导及影响。1999年,他将刚刚完成的《漠江百里图》长卷呈给关山月请他指点,关老专门为他题写了《漠阳风情》,并嘱望他把家乡的海岸风情绘画出来。画家一直牢记于心,以此作为一种鞭策和鼓励。关山月辞世之后,他更把这种创作作为完成关老的遗愿、弘扬“岭南画派”精神来对待。
“岭南画派”其特点之一是注重写实,以写生为基础,不断地求新求变。谢鼎铭深谙这一点,每一次在创作之前,都要实地走访采风取景。一方面了解历史,查读当地县志,找当地年纪大的人了解情况,找熟悉当地的人带路,听导游解说。一旦采访完毕,立即整理历史、地理资料,筛选景点,去粗取精,完成构思后立即创作。为了创作《漠江百里图》,他曾经徒步探访漠阳江源头,在崎岖山路上披荆斩棘而差点坠落深涧!创作《漠海真赏图》第一卷时,历时达两年,其中的艰辛曾使他发生了动摇,但想到家乡的厚爱,各地政府、群众的热情支持,想到关老的嘱托,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最使谢老感动的是,到阳西沙扒采风时,恰好遇到当时某部举行军事演习。他顺便提出可否参访军演,团长同意了!半夜十二点多回到军营时,团长让出自己的床给谢老睡觉,自己却在地上打地铺。面对这样的情境,谢老暗下决心,一定要拿出最好的作品回报他们!
“岭南画派”特色之二是主张创新,融汇中西绘画之长,保持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特色,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创制出有时代精神、有地方特色的作品。谢鼎铭的作品以水墨画为主,吸收了阳江漆画的艺术特色,通过渲染的方法,产生空间立体的灵动。《漠海真赏图》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是第二卷江城卷,全卷用金黄色着色,色彩热烈,将历史和现在众多的建筑物一一展现,布局和构思完美。第三卷和第四卷描绘龙高山、望夫山和广东第二高峰鹅凰嶂等海岸山川,如诗如梦,气势磅薄,大气如虹。作者在望夫山,凝视着传说中凝成了石头的望夫女,回想到古代“目送夫君出门去,一生长望月明中”的悲欢离合,通过画幅展现了当今渔民生产发展、科技发达,出海平安、生活祥和美满的盛况。登上鹅凰嶂,极目远眺,烟雾变幻,日月变迁,作者又不禁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