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承和覆新——彭柯先生绘画创作谈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胡平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10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吾国之艺脉经千年之演化,溯源湧进,盛衰过往,诸派纷呈;又遭清末民国之历史异变,诸家更以化西法成己用为任,遂携笔墨古法以融光色新技,梳气韵精质以思章法新域,此近三十年艺苑之潜流也;其荣盛至今,特以巴渝众家为显耀,盖此川东重镇人杰地险,民皆以自新奋进为其旨,于艺事亦然;故自八五新潮以来,不拘于典而思想活跃者、不泥于法而先锋尝试者,皆常见于渝中画家群,今观其众,更以彭柯先生为此间胜手也。

梦斋先生彭柯,字樵夫,其家三代皆擅于丹青,耘艺事数十年,取法传统而自觉酿新,援诸笔墨而更造奇境,革鼎更沉于方寸间,寄情托物于摹写中,佳作倍出。其画,清新脱俗者有之、空灵曼妙者有之、葱郁挺拔者有之、疏朗劲健者有之,不独于此,其源于笔墨而成于今法者、脱略传统而尽显时代者亦甚有之。理其因,则以三者为故也:

一、郑燮曾云:“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此言尽画理之易变也。画之为画,其贵在变,变中生异,异中生奇;故而中外诸家皆守传统之精华而兼展一己之易思耳。观梦斋先生之事略,不仅自幼秉承家学,熟习笔翰,中年后毅然北上京华求学,问道于郭师怡孮、姚师有多、白师雪石、贾师浩义等诸大家;其笔墨技法之深谙,于作品精微方寸间已显。然梦斋先生不止于此,更以自革精进,借西方构成观念融于章法之中,变疏为密,于传统程式中暗抒西方抽象表现主义之一端,故而易古为今,此“体中援西”之一故也。

二、大涤子云:“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画者之笔自为古法承续,然其画者之心则必为当世之映;囿于古而不自脱者,则必为画史所弃。梦斋先生亦自云:“画者,苟其佳,必变其法,不变者,仅一隅之名家耳,终不成大师。”然易法不易,见于“和”,而非“合”也。取西法以变而为躁、为怪、为烟瘴者,多矣;合而不和,必显其败。“和”为我民族之大道,化和为雅素,当为今日中国画履新之至径也。反观梦斋先生众作,水色清婉、墨韵敦柔,灵修于笔力而墨蕴为章华,以传统之笔墨为其枢机,化西法为己用,故而超越于众,此“承和履新”之二故也。

三、中国画以“真”为妙,弃物象之真景而直达本心妙悟之真境。托景为境,当为千古不易之法。古人取妙援禅,则以空灵为其圭臬;而梦斋先生之境,则反取繁景之表象,叠象以置其“真妙”之不变。其转“简”与“繁”,化“空”为“叠”,自源其法,自证其境。戴德乾《画学心法问答跋》云:“因悟画道之变化,与《易》理吻合无二。”诚如梦斋先生之《霜艳》、《春酣》、《蝶舞春风》诸作,其繁中而映简、叠象而循环、通物而造境、发心而连绵,此皆《易》理之实耳!故其“真”不予实景而又赖于实景之“叠”,其妙自得也。此亦“叠象取真”之三故也。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