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匆匆,在我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彭柯是我相识的一位国画家挚友,由于与彭柯先生同为彭氏家族,对彭柯先生的艺术历程我非常了解。彭柯家学渊源,自幼跟随父亲彭志灵先生学习中国画,每天夜以继日的创作,研究。在1997年的一天,偶然间我去彭柯老弟家中见他创作一幅大景花鸟作品,当时就被深深打动,于是我就提出将这幅作品参加当年即将举办的庆直辖10周年《晨光杯中国画作品展》,结果获得了一等奖的优异成绩,这对于彭柯先生而言是极大的支持与鼓励。他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两次进京学习中国画创作,在观念,笔墨造型语言,传统的现代演进,符号学与中国画哲学等方面都精进不少,这对于他的中国花鸟画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21世纪末期随着中国花鸟画发展的转变,西方现代绘画思想的大量涌入。彭柯的花鸟画艺术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在传统写意画和西方绘画的碰撞中,彭柯的花鸟画更加注重继承传统。在作品中,注重中国画线条的运用,画面上的线条流畅、或凝重、或苍劲、或丰韵,干湿浓淡的灵活运用,富于变化。在笔墨上,非常重视技巧,技法,追求创新。在发挥笔墨情趣的特点上,抓住了中国画洒脱的传神精粹。并结合了西方绘画理念,在彩墨运用时,又能感受到他对西方绘画结构、明暗、色彩的理解与运用,他在作画时,讲究构图及布局,造型侧重于夸张、突出自然特征、强化所绘图像在画面中的效果,给人别开生面的感受。
彭柯先生十分注重对于笔墨线条的创新性研究,通过笔墨的打散与重组,作品呈现出新的时代气息与视觉感受,从画面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笔下的花鸟画是具有突破性的。我们都知道写意花鸟画的创新甚是艰难,既需要我们对于传统笔墨的深入,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也需要我们有开阔的视野与创新的勇气,也许如此要求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经得起考验的时代佳作。
近年来,彭柯先生创作的一大批写意花鸟画作品都极富变化,神态气象万千,破墨浓淡得宜,干湿互益,虚实并生,用水用墨恰到好处,刻画生动传神,形态和质感,节奏和韵律都达到了高度提炼和概括。他将笔墨从类型化的框架中抽离出来,从疏体,密体,构成到散点的多次变化系列创作中得到成功。如《雪韵》这幅画展现于人们面前,是在第七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上,得到了名家们的极大肯定,2013年创作的[玉玲珑]在中国画学会首届学术展中荣获优秀奖。他这两幅作品体现的个性语言是画者立足于传统文脉,对中国绘画创新精神表现的时代表达。他的作品用笔严谨、娴熟,行笔疾中求稳,稳中求变,既有清逸淡雅的情趣,又有他独特的精神决气,看似信手挥就,其笔墨、章法皆颇得吴昌硕,石涛等诸家之要领。在他的作品画面中,无论是花鸟鱼虫还是草木树石皆栩栩如生,仿佛能够把读画人带入其中,陶醉在无尘的花鸟幻界里。
彭柯在创新上所作出的努力是可圈可点,值得我们敬佩的。此时此刻的他虽然在艺术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但是他说这仅仅是他人生的开始,继承与创新是他永远的课题,他将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为花鸟画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