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常见的艺术家的长发,一嘴胡须,衣着随便,一看就是一位不修边幅的画家。
从他笔下出来的画却很秀气。他拿手的是仕女画,线条纤细流畅。色彩淡雅,人物多情……
画与人,判若两人。其实,还是画如其人。他的性格偏内向、纤细而且有几分多愁善感。
此公大名胡金根。艺名为晋庚。他原来供职于金华双龙洞风景区,时不时给我写过信,赤松书画院成立,嘱我作画祝贺,出版《金华历代名人》挂历,嘱我题签。从来信看,他的文笔不错。后来,他到黄宾虹艺术馆当常务副馆长,而我又受聘为该馆的首席顾问,交往多了起来。他寄给我一些画照,让我给刘勃舒、范曾看看,并索要题字,我都一一照办了。有一年,一家出版社约我画一本牛挂历。我请他到郊野乡村拍些牛照。我不知道,如今乡下的牛也稀少起来,他找了好多地方,才找到一些牛。他约了一位摄影朋友,两次下乡,为我拍摄牛照一百数十幅。这些姿态各异的牛照,诱发了我的浓烈乡思,激发了我的创作冲动,使我笔下的牛画一幅一幅不断涌现。我画了一幅富有装饰味道的自画像《牛》寄赠给他,以表达谢意。
书信传情,我又回故里与他见过几回,渐渐地我们就成了朋友。
他好酒,而且好喝高度的酒。在我未发现患痛风病之前,我们常常对饮,酒量也难分伯仲。
酒过数两之后,他不止一次愤愤然谈起自已那不堪回首的坎坷人生。“文革”中,他已经被录取进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但是因他父亲的冤案,又被拒之大学门外。他一度受到歧视和打击。但绘画是他的生命。美术学院进不了,但画家梦并没有断。有他自作的一首诗为证:“半生落魄几飘蓬,常着破袄临狂风。劫后长夜难入眠,伴雪挥毫鸡鸣中。”应该说,他算是幸运。最终他寻找到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浙江美术学院李震坚教授。他主攻人物画,朝涂夕抹,环境最艰难也从未中断过。在金华,他的人物画是闻名遐迩的,属于数得上的几位优秀画家之一。刘勃舒、范曾去金华时,都对他的人物画有过褒奖,为他题过词。他还写得一手好评论,凡是大家去金华办展览,他都会在媒体上作一番评述,他评价过刘勃舒,也评价过范曾。而且,他的评述,是内行人的评述,在当地颇有影响。
他多次邀我去他家作客。虽然房子挤了点,但一家人都很热情好客。他的夫人根香也喜欢丹青。有一回,我见她画了一幅白菜,墨韵不错。我不仅为她题了字,而且即兴仿作一幅,并留给她存玩。晋庚画仕女,我为他补画火鸡,我们合作过不止一次。奇怪的是,他的线条那么纤细的人物,居然与我的大泼墨那么和谐。一位旁观者欲出万元买走我们合作之画,但他舍不得。后来,我们专门合画一幅送给那位欲买画的老兄。文人墨客在一起,就是凭着兴趣、感情、感觉舞文弄墨,瞎玩一通。玩够了,也就痛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