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浅谈表现性油画中的写意精神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翟鹰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2102 次浏览 | 分享到:

表现性油画顾名思义,即指强调油画制作过程中的主体表现精神,也就是说强调作者以油画材质为载体来抒发主观情感与精神诉求,借助于油画的色彩、笔触和肌理等本体元素来表达某种情绪与意趣以形成的明显带有个人意志的画面能动效果。表现性油画最早产生于西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德国还产生了著名的表现派艺术风格,由此表现性油画滥觞于欧洲,作为一种油画表现形式与风格语言日益受到观众的关注与青睐。

表现性油画在历史上区别于完全忠实于客观对象的古典写实油画,严格意义上说,表现性油画是相对于再现性油画而言的,最早可上溯到十六世纪的西班牙艺术大师格列柯,在其被人为拉长变形的人物造型与梦幻般迷离色彩的画面中,人们不难看出那难以遏制的表现激情与写意精神的自然流露。在欧洲绘画史中具有表现性油画风格的大师不乏其人,尤其是在西方近现代艺术发展历史中更是大家辈出,如塞尚、梵高、高更、克里、席勒、莫迪利盎尼、夏格尔、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恩索尔、莫兰迪、戈尔基等。他们各抱不同审美理想取向与精神诉求,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中只问耕耘,勤奋地经营着独有的艺术天地。从以上诸多的表现性艺术大师的作品中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情绪的表露与精神的传达,彰显出极具个性的写意诉求。尽管他们艺术风格迥异、个性命运不同,但他们心中对表现性的热衷与写意精神的向往情有独钟、心驰神往,用毕生的才华与精力为之奋斗追求,乃至理想与生命以换取艺术的不朽与永恒。

写意一词更多地出现在我国传统绘画中,用来形容绘画表现的淋漓洒脱、豪放不羁,不拘于客观对象的表面形似,而深入表达作者的感怀情绪与心象胸臆。尤其是历史上文人画的出现更将写意要旨推向了高峰,如宋代的大画家苏轼就提出: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邻。以此而影响了中国画的历史发展,无论是“扬州八怪”的笔情墨趣还是“清四僧”的意象诉求,都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中所倡导的“超以象外,得其环中”,面对大千世界,取精用宏、直抒胸臆。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画竹的典故形象地说明了从“眼中之竹”到勃勃欲生的“心中之竹”再到变通灵动的“手下之竹”,每一次递变都加入了作画者的主观感受与个人意志,且都高度地融合了意象的成分。而在西方油画中历史上更多的是准确地描绘客观对象,复制上帝的手笔。因此,西方近现代出现的表现性油画无论其观念上的转变抑或是技巧上的突破都显得难等可贵。

油画传入中国是近一百年来的事,最早是由欧洲传教士带入中国,后又由我国年轻学子赴欧留洋,取来真经。而将西方表现性油画完整地继承并与我国民族的审美情趣结合得最理想的当属林风眠,后有董希文的《哈萨克牧羊女》、吴冠中的《水乡》等均道出了表现性油画中写意精神的真谛。因此,西方油画在我国生根、开花、结果,植入本土化的文化土壤,受中国传统写意精神的影响而成为表现性油画发生发展的温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理禅性与老庄为代表的美学精神为表现性油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力,引领表现性油画实现本土化转型并日益凸现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写意精神。

表现性油画中的写意精神具有如下几点特征:

一、充分肯定了人性的价值

表现性油画强调艺术家主体的个性特征,也就是说在绘画的同时,强调艺术家的心理状态的自然表露,通过主观的能动作用将作者的艺术情感通过可见的笔触、色彩、线条、肌理等在画面上尽情地宣泄,从而展露了艺术家内在的感受与才情。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功利性的讨好与奴役般的劳作,张扬了个性,并充分肯定了人性的存在价值与艺术家的尊严。同时,使画面成为了艺术家个性魅力的迹化与表现性审美趣味的对象化。

二、释放了人类主体的精神取向

表现性油画主张明确艺术家主体的精神取向,正如我们常说的“画如其人”是也。作为世界主宰的人类的精神得到了自由释放,并凸显了人类精神的独立价值。艺术家的人格也随之得到了升华,从而引起了观者的广泛共鸣。

三、丰富了油画的表现风格

在张扬个性、精神独立的前提下,打造了多元化的艺术生态与语境,使油画的表现风格更加多样与丰富,从而保证了油画生态的可持续与长远健康发展。表现性油画是顺应人类精神的解放而应运而生的,并伴随着人类去争取更大的精神自由而努力。

四、有利于凸显油画的本体语言 

表现性油画由于释放了艺术家精神的自由与独立,因此,在客观上起到了鼓励与倡导艺术家创新图变的效果,也促成了艺术风格多样化与深入挖掘与彰显艺术的本体语言的态势,使油画的表现性更加自觉,从而拉大了表现性油画语言的精神张力,提高了油画的表现力与审美维度。

五、维护了油画的生态发展

从油画的生态发展的角度可以说表现性油画的发展空间与维度是深远持久的。从油画发展的历史来看,也不难看出油画的再现性语言与表现性语言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共同辅佐人类走过了矇昧 与蛮荒,是人类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美好佐证。

从以上诸点我们不难看出,表现性油画的写意精神是随着人类认识论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而得以充分发展的。并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与完善。

在我的油画创作生涯中,我也经历了从写实到写意的自我升华过程,我在油画与国画水墨中轮番探讨、交替进行,不断地随着认识的提高与修养的丰富而自我超越。从生到熟、再从熟返生,不断地自我更新渐变与循环递进,并每每都有新的体悟与收获。在长期的中西方互动融合的艺术实践中,我渐渐清醒地认识到表现性油画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应综合中西方文化的特点与优势,取长补短、使西方表现性油画与中国传统中的写意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打造汲取双方优长的表现性油画新的辉煌。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