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 欢迎访问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出版社,本社致力于打造民族文化精品,详情请致电010-57233135

手机

密码

安全问题

注册 忘记密码?
  • 最新出版

意到笔随 心手双畅——冯大彪的书法艺术
来源:艺术家提供 | 作者:徐恩存 | 发布时间: 2018-02-06 | 13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冯先生作书似更重神韵、风范,更以意到笔不到为特点,作品亦浑然苍茫,跌宕有致, 一气呵成

冯大彪先生的书法艺术,在步履匆匆中走过60余年的光阴,究其底里,他的书艺大体在这样三个阶段中渐进,水到渠成而日愈炉火纯青——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数十年的岁月砥砺,其书法已入佳境,脱出中规中矩之法度,而随心所欲,自由表现

以行草见长的冯大彪先生,以幼年时临写颜真卿多宝塔》为发端,进而领悟了笔法、笔势、结构、分割等要领,以及永字八法的书论要义因早年受家庭熏陶,青年又师承著名书家康伯藩先生,故其书法根基稳厚扎实,且脚踏实地一步步走来。在康师“坐破寒毡,磨穿铁砚”的精神激励下,他坚守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古训,在寂寞中练就了“了无挂碍”的问学心态,潜心揣摩古碑、法帖,知著探微,由此及彼,深究书法之规律与本质,理解形貌与神采韵致的内在关联, 在厚积薄发的基础上, 融入了个人的感知与理解, 渐渐成熟着己的书写风格。

观其作品,不难发现,他汲取了颜真卿、赵孟頫、孙过庭、王義之等各家的书写经验与精髓,同时还汲取了张旭、怀素、祝枝山、黄庭坚、文征明、米芾诸前贤的空灵与神韵。以学养、心性、气质入书法,孕育并产生了个性化的书写风格与表现方式,即大气流贯、从容自然、率意恣肆,法度中有自由,自由中有遵循,遵循中有创新,将书写的方式、笔法、形态、境界,转换为内心的表达。如此,方能笔中有意、笔中含情、形神兼备、意到笔随、心手双畅

愈至晚年,冯先生作书似更重神韵、风范,更以意到笔不到为特点,作品亦浑然苍茫,跌宕有致, 一气呵成。行草在他的笔下,刚柔相济,虚实互补,疏密有致,浓淡统一,以笔立骨,以墨取润。一幅作品完成,但见笔走龙蛇,半壁烟云,如苍海蛟龙,破浪出云,气势恢宏,不同凡响。

古人云“气厚则苍,神和乃润”,冯大彪先生从精、气、神三方面陶冶自身与锻炼自己,没有精神的立定,没有胸襟的坦荡,没有人格的磊落,是难以做到心迹双清的,笔下自然难以神闲气定、神完气足

细细品味冯大彪先生的书艺, 便会发现, 他作品中的笔法变化、 书体转化, 以及情之所至,都蕴含着“平正”的内在结构,都以平正为根基,进行着丰富的演绎和多样性的变幻冯先生是书家,同时也是武术家,二者的有机结合,使他得天独厚地蕴积和沉淀出常人少有的剑胆侠气在这样的心迹两清、心手双畅中,其书艺中的流动、飞舞、交织、浑然,遂成为一种元气淋漓、直扑鼻息的运动艺术。它充满节奏、韵律、速度、力度,在开阖聚散与首尾呼应中,苍润之美、充实之美跃然纸上。

  • 艺术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精神,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积极响应“中国梦·文化梦”的号召,全面推进文化市场和收藏市场双向交流与合作,传播我国特色文化,实现理想的文化梦,新闻舆论工作者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同时为了推动文化艺术市场化进程,最大力度宣传展示中国当代文化名家的时代风采和精品力作。